新闻动态

与您分享汤姆生的重要时刻

《解读<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中的智慧渔业》

《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 年)》旨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加快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本文对该计划中渔业部分进行解读,包括渔业在智慧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强调了智慧渔业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渔业在智慧农业中的重要地位该行动计划将智慧渔业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慧农场、智慧牧场共同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体现了渔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二、智慧渔业的发展目标到 2026 年底,探索智慧渔场技术模式,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30% 以上。到 2028 年底,开发推广基础模型算法和通用软件工具或 SaaS 软件服务 20 个以上,主要粮油作物的数字化种植技术方案基本成熟,同时智慧渔场的技术装备得到更广泛应用,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32% 以上。三、智慧渔业的重点任务技术装备应用:智慧渔场重点应用环境和水质监测、自动增氧、智能巡检、智能投饲、个体行为观测、鱼病智能诊断、分级计数等技术装备,这些技术装备将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农(牧、渔)场智慧赋能计划:为有意愿有条件的渔业生产主体提供智慧农业通用软件工具、信息技术培训、农技在线服务、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他们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发挥行业组织、“链主” 企业、龙头企业等作用,带动渔业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提高全产业链协作协同效率。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加强渔业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引导产业有序发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指导有条件的渔业生产主体建立信息化质量安全管控系统,推广应用电子承诺达标合格证。四、智慧渔业的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制定具体举措,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政策配套和工作力量保障,确保智慧渔业任务目标如期实现。加大政策扶持:用好已有项目和政策,形成支持智慧渔业发展的政策合力。鼓励各地探索智慧渔业专项补贴等新政策,健全技术、服务、金融等多样化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总结交流:及时总结智慧渔业工作进展和成效,推广典型经验和模式,召开智慧农业建设现场推进会,推动各地互学互鉴,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智慧渔业发展水平。加强智慧渔业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原文: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通知_国务院部门文件_中国政府网

31
2024/10
2024/10/31

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开启水产养殖新时代

在水产养殖领域,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新宠。那么,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究竟有哪些令人瞩目的优势呢?一、高效的水质净化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先进的电解技术,能够对养殖水体进行高效净化。通过电解水产生的物质,可以迅速分离氨氮、氧化分解亚硝酸盐和 COD,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蛋白质分离、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辅助增氧。同时,还能消毒抑菌,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这种水质净化方式更加快速、彻底,大大降低了水产动物因水质问题而患病的风险。二、节约水资源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的节水优势尤为突出。该系统实现了养殖水的循环利用,长期免换水,极大地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这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三、稳定的养殖环境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水温、溶解氧、pH 值等水质参数,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稳定的养殖环境。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暴雨洪涝,都能保证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稳定的养殖环境有助于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增加养殖效益。四、环保可持续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处理养殖尾水方面也表现出色。通过对尾水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该系统产生的副产物较少,符合环保要求。这种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为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五、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系统也越来越智能化。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这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劳动强度。总之,工厂化电解循环水养殖以其高效的水质净化、节约水资源、稳定的养殖环境、环保可持续和智能化管理等优势,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这种先进的养殖方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8
2024/10
2024/10/08

探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用水,井水合适吗?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它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高效、可控的养殖效果。这种养殖方式具有诸多优势,例如能够精确控制养殖环境参数,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同时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一、常见适合的养殖用水类型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常用的水源类型主要有自来水、河水和井水等。自来水经过处理,水质相对稳定,但成本可能较高。河水获取相对容易,但水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上游污染等。二、地下井水的特点与优势地下深井水通常具有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不同的季节,井水的温度变化较小,这有助于为养殖生物提供相对稳定的水温环境。此外,地下井水中往往含有一定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养殖生物的生长需求。例如,某些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养殖生物的免疫力,促进其生长发育。三、地下井水的潜在问题然而,地下井水也并非完美无缺。在某些地区其硬度可能较高,这可能会影响水的酸碱度,对养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地下井水有可能受到地下岩层中污染物的污染,如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如果不经检测和处理直接用于养殖,可能会导致养殖生物中毒甚至死亡。四、使用地下井水的注意事项若决定使用地下井水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首先要对井水进行全面的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硬度、酸碱度、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在使用前,还需要进行曝气处理,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同时,要根据检测结果,适当添加调节剂,改善水质。综上所述,地下井水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谨慎对待。在科学检测和合理处理的基础上,地下井水可以成为一种优质的养殖用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水源,实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08
2024/10
2024/10/08

媒体报道:省水节地少污染!华科大博士为鱼塘“装净水器”

鱼好吃,但养殖水体逐年恶化,如何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项难题。日前,由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材料学博士生李亚武发明的“净塘卫士”隔膜电解净水系统,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有望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为鱼塘“装净水器” 7月21日,记者在养殖现场看到,在养殖车间的尾水处理区有一种全新的净水设备,食指粗的电线从设备上牵出,连接着直流电源,持续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这就是“净塘卫士”隔膜电解净水系统。同时,车间里面整齐排列着一个个的新式“鱼塘”——集约化养殖桶,桶内饲养着加州鲈鱼。(隔膜电解净水技术养出的鲈鱼) 该净水系统由李亚武团队开发,基于隔膜电解原理实现净水。通过电迁移和电化学氧化过程同步解决水产领域当前面临的氨氮积累、亚硝酸盐积累和细菌感染的问题,与传统的生物过滤法相比,该方法设备占地小、一机多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传统的工厂化养殖净水方式需要使用硝化系统、臭氧设备和紫外杀菌设备,而我们的系统仅通过隔膜电解就能实现以上所有功能。”李亚武介绍道。别看电解设备占地小,水处理能力却十分强大,一旦开启电源,就好比在养殖水体中加入了一个巨大的“能量棒”,每小时最多可处理100吨水,而且通过抽检,净化后的水中分子氨、亚硝酸盐、pH值和溶解氧等指标全部符合水产养殖标准。 该系统由李亚武团队历时7年研发成功。今年年初,团队与武汉市东西湖区汇春合作社合作,买材料、装水管、搭实验室……历时4个月,一个工厂化养殖基地初具规模。通过反复调试和系统性优化,团队成功让实验室小型净水设备升级为大型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省水节地少污染 在李亚武团队的工厂化养殖基地,十余个集约化养殖桶整齐排列在一起,桶深1.2米,直径在3米至6米,随着饲料被投放进去,无数条小鲈鱼蜂拥而上,大口吃食。 “省水节地少污染,这是我们系统最大的优势。”李亚武说,装上隔膜电解净水系统后换水量减少80%,养殖密度和传统土塘相比提高30倍,并且可以大大降低养殖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而作为隔膜电解设备的核心组件——IEM隔膜,其成本仅为主流离子交换膜的1/5,这让隔膜电解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李亚武正在做养殖水体水质检测)——换水量减少80%。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对比,传统工厂化养殖每天需要更换10%~20%的水,而基于隔膜电解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换水量仅是前者的1/5,大大减少水资源消耗。——养殖密度提高30倍。1个养殖小桶8吨水养殖1000斤鲈鱼,1个养殖大桶33吨水养殖3000斤鲈鱼。按照传统土塘养鱼,一亩鱼塘养殖3000斤鲈鱼需要1000吨水,隔膜电解养殖系统的养殖密度是传统土塘的30倍,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节地。 与此同时,基于隔膜电解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无须鱼药施用,且排放的养殖污水和现有工厂化养殖方法相比大大减少,大幅降低了集约化养殖对环境的破坏。 “稀鱼密养、增产增效、环境友好、智能可控,这就是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李亚武介绍,目前团队已着手成立公司,下一步除了继续加大在东山的养殖面积外,还会继续研发各类水处理系统,并面向水产养殖户提供水处理服务,进一步让科技为水产养殖赋能。 用科技更好地服务社会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科技更好地服务社会,这是李亚武及其团队的创业初心。 家在农村的李亚武,从小就有一个科技梦。早在小学期间就徒手制作了电铃、显微镜、矿石收音机和电解槽等。中学期间,他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了对化学的兴趣,并在本科期间攻读了材料化学专业,掌握了高分子材料科学的专业知识。硕博期间,李亚武累积获得专利38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几乎称得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工作者。 东山的养殖基地距离华中科技大学有60公里,李亚武每次都骑电动车往返于基地和学校之间,单程骑行接近两个小时,从寒冷的冬天到炎热的夏天,风雨无阻,累计骑行距离已相当于环绕地球一圈。每次到了基地,李亚武不给自己太多时间休息,就直接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有时候忙完已是凌晨,他也依然要骑车回学校来参加第二天的活动。农村的小路晚上漆黑一片,电动车前面微弱的灯光照亮着前方的路,有时候半路突然下起大暴雨,回到宿舍浑身都已湿透。但李亚武却一直在坚持,因为他相信,隔膜电解技术可以还渔民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他要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除了热衷发明创造外,李亚武还是一个热心公益活动的人。2020年疫情期间,他主动加入了武汉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负责30多户约100人日常生活的维系。作为社区志愿者为楼栋居民送菜,获得了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关东街道办事处、金地社区居委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感谢信,并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党员标兵、优秀青年志愿者和新冠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评为2018至202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鲲鹏展宏图,青云上高楼。不久的将来,李亚武团队将把“净塘卫士”隔膜电解净水技术逐步推广到全国,他们将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祖国。本文转载于:武汉发布

08
2024/10
2024/10/08

热烈庆祝我司当选为"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5月31日上午,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会议在广州君澜酒店隆重召开,会上汤姆生电解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当选为"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广州市化工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学校、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的,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能够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 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新材料领域的教育与产业结合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企、校、行、研将一体协同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各类技术培训,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汤姆生电解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科技企业。公司在电解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开发出IEM隔膜电解氧化净水系统(Diaphragm Electrolysis Purification &Oxydation,简称"DEPO德浦系统”),是最早将隔膜电解技术应用于循环水养殖领域并实现商业化的公司。我司将积极参与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发展,共同发挥工业新材料先进制造领域的资源平台优势与技术服务优势,以促进我国工业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积极发挥产教融合研发优势,努力建设新材料先进制造的高水平科技公司,加快推进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8
2024/10
2024/10/08
23
2024/09
2024/09/23
精彩瞬间
德浦斩获2024年AQC水技术创新奖
荣获第26届高交会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奖
荣获2023年松湖杯创新创业大赛先锋奖
全国工业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影响力》栏目专访
央视《见证非凡》栏目专访
登上湖北电视台《创业青年说》栏目